你好!欢迎来到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
登录  |  注册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术会议

第二十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IGTA 2025)在京成功举办

来源:管理员  发布于2025-08-13

第二十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IGTA 2025)于8月9日至10日在北京裕龙御柏国际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北京工商大学与北京中关村学院联合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提供全程支持。以“图襄百业,像绘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一百五十余位专家学者现场参会,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六千人。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工商大学陈谊教授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8-13_160609_150.jpg

现场照片

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致欢迎辞。王涌天教授强调了图像图形技术在智慧医疗、工业视觉、具身智能等领域的战略价值,并指出:“历经二十年积淀,IGTA已成为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平台,本届会议规模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王涌天教授.jpg

王涌天教授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郭建华教授代表承办方致辞,系统介绍了该校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学科优势。他表示,北京工商大学已有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所在的农业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在食品计算、可视分析、医学影像分析等领域形成特色方向,学校将持续支持图像图形技术的交叉创新,服务国家战略与首都发展需求。

郭建华教授.jpg

郭建华教授

开幕式上,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刘越教授主持了表彰环节,对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最美女科技工作者”、BSIG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获得者及提名者、BSIG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获得者及提名者,以及第十四届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代表及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表彰。

刘越教授.jpg

刘越教授

屏幕截图 2025-08-13 112119.png

获奖照片

大会主席、北京工商大学陈谊教授详细介绍了会议的基本情况和筹备亮点。本届会议共收到有效投稿103篇,经过严格的三轮独立评审及组委会终审,最终录用26篇(其中英文论文25篇,中文论文1篇),录用率为25%。录用的英文论文将由Springer出版社正式出版并提交EI检索,中文论文将推荐至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在议程设置上,大会特别邀请了两位院士做主旨报告,分享图像图形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趋势;精心设立了五个学术论坛,以及第六届数学建模教学与培训研讨会,总计26场专题报告覆盖了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旨在促进前沿成果的碰撞与产学研深度融合。

陈谊教授.jpg

陈谊教授

随后的特邀报告环节成为会议亮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沁平院士在题为《虚实融合:互联网3.0》的报告中,深度解析了虚拟现实从“3I特征”(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向“6I特征”(新增智能化、互通性、迭代性)的演进,提出“虚实融合网络(互联网3.0)”将重塑人机交互范式,为元宇宙、数字孪生提供底层支撑。

赵沁平院士.jpg

赵沁平院士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文勇刚院士在《AI与数字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双转型叙事》报告中,聚焦生成式AI的算力需求与环保挑战,提出“AI赋能可持续”与“可持续支撑AI”的双向路径,并分享了通过平台、研究者、算法、数据、应用协同构建绿色AI生态的“AI Wears PRADA”框架。

文勇刚院士.jpg

文勇刚院士

本次会议设立的目标探测与理解、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交互感知智能、智能空间重建生成与交互、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可视分析及第六届数学建模教学研讨六大专题论坛,共举办了26场专题报告。论坛覆盖了图像图形技术全链条,为与会者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前沿技术碰撞和产学研深度融合。

屏幕截图 2025-08-13 161725.png

8月10日,第二十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IGTA 2025)圆满落幕。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和产业界同仁围绕图像图形学科的最新进展、研究热点与技术创新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为开拓图像图形学科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与力量。